解梦 星座 视频 生肖 解签

汉隶是指哪个时期的隶书 有什么重要意义

四月 2022-11-11 16:52:11

汉隶,汉代隶书的统称。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,笔势生动,风格多样,而唐人隶书,字多刻板,称为“唐隶”,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,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“汉隶”,以别于“唐隶”。

概括讲,隶书起源于战国,孕育于秦国,形成于西汉,盛行于东汉,复兴于清代。要搞清这些问题,就必须对各个历史朝代遗存的书法史料全面了解和认知。隶书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二大类:简帛书(书写在竹木简牍和丝绸);石刻文字(包括碑刻和摩崖)。

清末以前,人们对隶书的认识还局限在东汉时期盛行的隶书。到了20世纪以后,随着对大量简帛书的考古发掘和研究,填补甚或改写了中国书法的历史,特别是填补了由秦到西汉这一重要时期隶书演变发展的空白。

从战国末到西汉末这400年间隶书的发展过程。学术界称为“隶变”,即由篆书逐渐演变为隶书的过程,也就是隶书的孕育阶段。这段时期主要是简帛书。

汉代隶书的出现,体现了艺术的多元发展;新艺术、新形式与构建、完善是建立在对此前艺术的某些反叛和破坏之上的。

汉代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。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组成部分,更是一种重要书体。“隶变”的意义十分深远,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阶段,篆书前后一点象形的痕迹被泯灭,把象形符号需要的曲线条统统变成规整的点画,字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。

西汉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,国家统一强盛,经济繁荣发达,文化艺术也随之昌盛。在这种有利的历史背景下,加快了隶书迈向成熟的步伐。至西汉宣帝年间(西元前七三~前四九年),隶书已基本完成从秦隶到汉隶的转变。这个结论可从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的文物西汉宣帝五凤二年(西元前五六年)的简书上,得到验证。

点击展开全文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说两句吧
精彩推荐
回复

请选择举报类别

取消 确认